在香港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小家有多不容易?最近,我就看到一位香港姑娘(@苏悠悠)晒出了自己又窄又小的家,它面积只有200平方英尺多一点,换算下来差不多是19平方米左右。
但就这么一个小小的空间,算下来也要400万港币(367万块)不止,可以说是贵得十分离谱了……
整个房间长约5.66米,宽3.17米,再加上个1.6㎡的小阳台,面积差不多有19.5㎡,基本上只适合独居,但住下两口人就十分勉强了。
【极窄玄关和开放式小厨房】
进入家中后,有一个极窄的小型玄关,一侧做超小型的三段式玄关柜,用来收纳鞋子和杂物,另一侧做隔断,和家里的开放式厨房隔开,虽说是个相对开放的空间,但却也合理划分出了每一处空间。
厨房就在玄关旁边,而说是厨房,其实就是一个超迷你的小橱柜,再加上一个隔断式的岛台组合而成,上半部分的吊柜用来收纳不常用的碗碟餐具,下半部分则是个一体式的橱柜,平常做饭时的碗碟餐具都放在这里。
因为并不是那种公寓性质的住宅,故而可以使用明火灶台,这比用电磁炉做饭可舒服多了。
但因为台面空间太小,只能选择竖向双火孔的灶台,一个炖煮一个炒菜,倒也能满足她一个人生活时日常吃饭做菜的需求。
另一边的超小型岛台也承担了更多的收纳重担,下面有三层抽屉柜,大大小小的柜格不仅能收纳各种各样的餐具和厨具,还能收纳家里一些零碎小物,关上抽屉门以后家里会显得整洁干净许多。
【餐桌融入餐边柜】
连接厨房的是一组餐边柜,同样为了收纳考虑,一直做成了通顶式设计,柜子内可以放不少零散杂物。
而餐边柜表面和旁边的岛台的桌子上,则相当于是一个小电器收纳架,看似很乱,但经过整理后也算是乱中有序了。
小餐桌融入了餐边柜,而且设计很巧妙。
它利用上掀式的柜门当作桌面,平日里折叠在柜子上,使用的时候,则可以撑起,当作一个两人位的小桌板,既不占空间,又能灵活运用每一寸空间。
【客厅做满墙电视柜】
家里的客厅做满墙电视电视柜,现在看来,柜子其实是一直从门口的厨房延伸到了客厅以及阳台,入住三年时间,杂物基本上都会放进柜子中,让这19㎡的小家明面上看起来尽可能整洁一些。
电视就放在柜子正中间的位置,电风扇、回音壁音响之类的东西也都放在电视柜上,深木色的电视柜和家里原木风格的装修很搭,增加了几分复古的风格,看起来十分顺眼,我个人还是挺喜欢的。
另一边,则利用上下铺的装修概念,下半部分放双人位沙发,上半部分当作家里的单人床卧室,提供睡眠空间。
别看就这么一张小小的双人位沙发,却也给家里增添了一个可坐可躺的过渡空间,下班回家后窝在里面休息片刻,哪怕是闭目养神,都能让人放松下来。
哦对,沙发斜对面是家里的大衣柜,同样做成了通顶式。
推拉门外面还有一个1.6㎡的露天阳台,可以站在上面吹吹风、喝杯茶,想来也是个挺惬意的事儿。
或者正因为有这开放式的露天阳台,才让小家不至于太过憋屈。
【隔层上方切出卧室】
沙发旁边隐藏着一条狭窄并向上的台阶,走上去后,便是家里的卧室。
这一级级台阶里,也隐藏着一个个的抽屉柜,可谓是把家里每一寸空间都尽可能利用了起来,半平米都不敢浪费!
生活在蜗居中,这也是必须要学会的。
隔层床铺尺寸很小,周围是一圈护栏,躺在上面不用担心晚上睡觉时乱动而导致摔落下来。
为了不影响采光和空间感,护栏还特意做了半透明的玻璃,既保证了隐私,又不至于让睡眠空间太过昏暗。
【暗卫做干湿分离】
最后,再说说家里的暗卫,它位于餐厅斜对面的位置,因为是间没有窗户的暗卫,干脆用磨砂玻璃当作隔断,同样可以在不影响隐私的前提下,为卫生间增加足够的采光。
而卫生间的门扇,也带有两道窄百叶,可以增加其内通风。
进入卫生间后,同样极小的空间被分隔成了两部分,用玻璃拉门隔断浴室和洗漱台,避免洗澡时将水溅射得到处都是,导致卫生间受潮发霉,长时间潮湿。
马桶所在的位置,旁边就是个开放式侧柜,她洗漱如厕所需的物品,基本都能塞到这处空间。
顶部的镜柜,也同样可以进行隐藏收纳,多层柜格,共同组成了一个拥挤却合理的卫生间,真的很实用。
【文末结语】
总而言之,这位香港姑娘的蜗居虽然只有19㎡,但却布置得格外舒适,同时在独居的3年时间里,独自一人也将小家打理得井井有条,从侧面也看得出来其对生活充满了积极。
不知道各位小伙伴,是怎么看这样一个小家的呢?400万块,各位又觉得值不值呢?
大牛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